? ? ? ?【碳道簡評】從習主席的十九大報告中可以看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我國的碳排放交易正是促進中國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內在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十九大報告中的“碳”索中國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
? ? ?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這必將是個推動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為核心的盛會,建設生態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論創新成果,是國家治國理念的一個新發展,是根據中國國情條件、順應社會發展規律而做出的正確決策。
? ? ? ?貫徹及實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就必須要進行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這是執行綠水青山政策必須要經歷的過程!而中國即將啟動的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則是實現上述目的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 ? ? ?目前中國的碳排放市場極其怪異,由于國家政策不明朗,具體的規則、制度、相關法律及統一碳排放交易中心等軟硬件遲遲沒有落地,特別是2017年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啟動時間表一再推遲,是否只有電力行業率先啟動……,種種原因導致碳圈里的人士的思想各異,有人看好這個潛在的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而有些人看衰這個市場, 也有些人離開了這個行業……
? ? ? ?2016年9月3日杭州G20峰會前夕,中國向聯合國遞交《巴黎協定》中國批準文書;2017年6月27日大連達沃斯論壇,中國強調:應對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中國將信守承諾,說到做到,落實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雖然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當中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但這是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需要……。黨、政一把手在不同的極其重要的國際場合的言談及行動,已經說明一個情況: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國必須要做,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必須要搞!
? ? ? ?首先,碳排放項目是中國國內自需,中國經過近四十年的經濟改革,現在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可是我們的環境呢,多少地方還適合人類生存、多少地方還沒有被污染、多少地方人們怪病百出、多少地方自然災害頻發、多少田地還能種出沒有污染的糧食及蔬菜、北方大雨南方凍雨及南方大旱等等……,中國這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可能是工業化的必經之路,但是我們的前車之鑒還少嗎,最著名的倫敦霧霾事件……,中國不能撞到了南墻再回頭,那個時候的代價太大了,中國不能到了遍地是毒地、到處是污染、人們無法生存的時候再治理,否則五千年的文明可能就隨時終止!現在國家在大力推動的生態文明建設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惠及子孫萬代的最重大的舉措,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沒有第二條選擇!通過環保及碳排放交易的實施,技術落后、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等的產能必須去掉,中國經濟的發展絕對不能被這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所綁架!這種企業給社會帶來的價值遠遠低于他們的破壞,痛苦是暫時的,但是子孫后代的生命、國家的根本是永遠的……
? ? ? ?其次,碳排放項目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中國是人均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國家通過巨額外匯換來的能源及礦產等資源,必須由技術先進、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企業所用,創造出高附加值的產品,中國才能完成由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才能保證中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現狀呢,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到位導致企業不敢在研發上過多投入,很多企業辛辛苦苦花了巨大的物力、財力、人力研發出的產品,好產品及技術只要一投放到市場,模仿者眾多,同一產品及技術質量良莠不齊,有的項目都成為國際笑柄……,搞得中國很多企業都不投入研發,模仿、逆向仿制是他們的強項,可惜這些企業不會錦上添花、讓產品及技術更上一層樓,只會低價競爭,這不是中國所需要的;中國現在需要的是自主產權的、高精端的、高附加值的技術及產品,如果不除去市場上的劣幣,良幣難現,這是中國現在必須要解決的事情,所以去低劣產能是必須要執行的。
? ? ? ?第三、碳排放項目是中國成為全球真正的經濟強國的需要,美國通過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美元地位,取消英鎊種種特權,但真正使美元成為國際最通用、最堅挺的國際貨幣,是美國利用科技、軍事、前瞻性的布局掌控中東地區,石油與美元掛鉤,才使得美國成為現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將來潛在的全球碳交易市場總量巨大,如果將來中國能主導全球碳交易市場,中國的前景極其光明……
? ? ? ?總之,碳圈的朋友們,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讓我們做的,是我們自己要做的,這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碳排放項目是個利國利民利己的項目,最具有挑戰性、前瞻性……